2018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地方就业创新事件揭晓
————选自相关媒体网络的新闻报道,报道中的观点不代表劳律通法律顾问服务中心的观点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也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国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推进,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次评选出的全国就业十件大事和地方就业创新事件,是2018年就业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和突出亮点。
2018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
一、中国就业改革发展40年成就辉煌,经验弥足珍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就业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就业和社会保障摆在重要位置,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深刻把握就业工作规律,全面深化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丰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日趋丰富完善,中国就业在实践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40年就业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4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改变,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改革不动摇,坚持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不放松,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不偏离,坚持统筹城乡就业的发展道路不停步,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人社部指导下,中国就业促进会举办纪念就业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总结历史经验,传承“铁军”精神,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进一步明确方向。
二、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国务院出台促进就业若干意见,为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指明方向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将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放在更加突出位置。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的背景,重点突出“稳”,着力加强“促”,提出支持企业稳定发展、鼓励就业创业、积极实施培训、及时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帮扶等政策措施,打出促进就业政策组合拳。《意见》的出台,是现阶段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具体实践,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为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12月,就促会研究提出企业提升就业质量的途径和相关建议。
三、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国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连续6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81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均保持低位。重点群体就业稳中向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有进,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加大。就业大局的稳定,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业创新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2018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就业新渠道、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9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创新创业带动更多就业,全力做好就业帮扶和服务,兜住就业底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推动更多群体投身创新创业、增强创新型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强化创新创业政策统筹和落实等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八个方面政策措施。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面对新形势,要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双创”。10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和决赛的闭幕式上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双创”不断向纵深发展,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水平。
五、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努力扩大贫困人口就业规模
2018年3月,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能实现就业为目标,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确保零就业贫困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7月,人社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提升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指导各地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就业扶贫中劳务组织化程度。8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出台新政全力推进就业扶贫。8月,人社部印发《打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8月,人社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行动。9月,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深度贫困地区技能扶贫行动的通知》,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脱贫效果。12月,人社部召开全国推进就业扶贫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座谈会,切实推动提高就业扶贫的劳务组织化程度,切实推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
六、着力推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基层成长计划,千方百计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
2018年3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突出创业引领、基层成长两大方向,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4月,人社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合理确定招募规模、积极拓展服务岗位等九方面具体工作,全国新招募2.8万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服务。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方面形成合力,千方百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9月,人社部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做好下一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1月,人社部印发《关于举办2018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的通知》,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和配置,侧重就业扶贫,重点面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并在四川省凉山州举办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凉山州专场招聘会”。人社部组织开展“筑梦未来 与你同行”主题宣传活动,助推政策落实,持续开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活动,集中开展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
七、更好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新时代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创新发展
2018年5月,人社部召开全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座谈会,明确更好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系统规范在我国境内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求职、招聘和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对人力资源市场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活动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等作了全面规定。9月,人社部召开《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贯彻实施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就《条例》贯彻实施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同时,人社部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的通知》《关于做好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及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抓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
八、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增长,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2018年3月至4月,人社部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我有话想说”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对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意见建议。同期,就促会组织专家和一线工作者对构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行专题研究,提出重要建议。7月,人社部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举办公共就业服务国际研讨会,交流公共就业服务国际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12月,人社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扩大服务供给,创新运行机制,提供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城、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以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增长。同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9年统一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10项全国性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努力形成“10+N”的专项活动格局,即10项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N项根据市场需求创造性开展的本地专项服务活动,着力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为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局势发挥积极作用。
九、创新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10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同月,人社部印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完善了2018-2020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求制定出台关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11月,人社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召开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
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全面支持援企稳岗、技能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大力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2018年共向68.1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97.7亿元,惠及职工6445万人。4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实施失业保险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动”的通知》,推动各地深入实施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助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2018年共向61.4万人次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9.8亿元。6月,人社部会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脱贫攻坚的通知》,要求提高深度贫困地区失业保险金标准、企业稳岗补贴标准,放宽深度贫困地区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允许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的事业单位享受稳岗补贴政策和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9月,人社部、全国工商联共同印发《关于联合开展“失业保险惠企政策进民企”专项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省级及地市级人社部门和工商联借助政企沟通平台、结合工商联“法律三进”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集中政策宣讲活动,助力民营企业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充分吸纳就业,助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2018年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一、探索创新机制,助推双创升级
一些省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平台建设,积极出台新政,助推双创升级。河北省出台“双创双服”实施意见,形成“1+30+1”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四众创业市场可持续发展研究,助推双创工作;上海市打造就业创业政策“升级版”,从补社保、补场租、补载体、补首次创业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安徽省探索建立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开展精准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江西省启动“创领美好”系列活动,打造就业创业服务品牌;广东省发布创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等15条具体实施意见推进双创;重庆市实施“渝创渝新”双创促进行动,助推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投身双创实践;陕西省出台新政,以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机制为抓手助推双创;青海省出台实施意见,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杭州市举办国际众创大会,发布创业创新指数,优化青年创业创新生态;成都市创新打造“一社区一品牌”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西宁市建立以提升孵化效能为核心的联动孵化机制,助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无锡市聚焦八大群体,推进“创响无锡”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四平市创新构建就业创业体系机制,开创“三四三”工作模式,多层次促进就业创业发展。
二、主动适应形势,千方百计稳定就业
一些省市制定出台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政策措施,积极应对风险、缓解结构性矛盾。福建省率先出台十七条稳就业政策,实施短期性、应急性稳就业措施,分产业分对象形成工作机制,强化推进就业政策衔接性;山东省率先出台就业创业资金风险防控和监督办法,提出资金风险防控步骤和重点举措;重庆市破除城乡壁垒畅通就业相关扶持政策享受渠道同时,开设93个特色职业工种,针对市场紧缺开展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矛盾;陕西省首创西安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智能对接服务平台,缓解特定群体再就业难题;滁州市探索建立“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缓解用工难题;无锡市创新运用就业失业预警系统,科学研判就业形势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成都市着力打造“立体化结构、数字化模式、多元化载体”宣传平台特色宣传精细解读就业创业新政;张掖市实施千名创业者培育、返乡创业人员典型培树和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三大计划,破解培育就业新动能瓶颈。
三、多措并举,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一些省市及基层县区积极创新工作举措,通过多种方式,综合施策,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江西省将“贫困家庭就业率”纳入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指标体系;重庆市出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一次性岗位补贴政策;宁夏自治区出台就业扶贫工作若干意见、制定17条推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措施;陕西省创建新社区工厂就地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安徽省实施“2611”行蓄洪区劳务对接及定向招工;贵州省开发“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电视点播系统”,推进农民全员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重庆市在深度贫困乡镇开展“百企进村送万岗”活动,搭建市场化就业对接平台;新疆自治区深入实施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三年规划,推行“六个一批”转移就业助十万群众摆脱贫困;辽宁省建设贫困村标准化扶贫工厂,采取“四方联创”扶贫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甘肃省扶持发展“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湖南省构建“一网找人、两头匹配、四个精准、三个清单”“1143”就业扶贫工作模式;绥宁县创建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探索出“政府+劳务公司+劳务经纪人+劳动力”四位一体的就业扶贫新模式;台州市采取“五个加强”精准实施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衢州市与四川地区对口达成东西部就业扶贫劳务协作关系,开展跨地区“造血式精准扶贫”;固原市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脱贫的治本之策;成都市创新对口扶贫藏区,援建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建成全省首个藏区扶贫技能培训基地;林芝市创新建设“永久精准扶贫双创孵化基地”、南平市积极推进“153”工作法、襄阳市开展就业扶贫“大篷车”进村“三联三送”活动,就业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安康市全面推广以修脚师为主要工种的技能扶贫“紫阳经验”,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质量。
四、多渠道助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一些省市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开辟多种渠道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启“大创服务平台+大创板”服务新模式,升级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天津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助推大学生创办民营企业;河北省、四川省出台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意见并配套落实措施;山东省开展“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成为山东籍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江西省加强赣台两地合作交流,促进台湾青年来赣创业就业;四川省编发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清单,集中公布现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杭州市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师友计划,以“引领、成长、陪伴、分享”为服务理念,精准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宜春市创新“三深三合”服务模式,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能力的全链条培养;荆州市开发大学生创业培训信用支付系统,强化创业培训组织监管和补贴落实。
五、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些省市因地制宜,制定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吉林省开展评选万名“青年技术能手”行动,鼓励青年技术工人立足岗位成才;湖南省出台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大省意见,勾勒技能人才培养蓝图,并出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强化和规范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工作措施;广西自治区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对未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竞赛工种,颁发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技能水平证书;福建省出台实施意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安徽省在开展工学一体就业就学试点基础上,创新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山西省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帮助劳动者靠技能就业、靠技能增收、靠技能成才;浙江省出台关于高水平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意见,同时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形成“工作一生、培训一生、记录一生”的培训机制;河南省施行职业培训条例,明确政府、企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以及劳动者在参与职业培训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重庆市出台对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适应性培训的四类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六、全力助推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
一些省市及基层县区结合实际,积极完善和创新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服务手段,促其就业创业。吉林省出台进一步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完善返乡下乡创业基地支持机制;湖北省出台全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为创业者提供“六大支持、一大服务”,即提供首次创业、示范奖补、创业平台、税费减免、融资贷款、项目用地支持,以及全方位创业服务;四川省政府出台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条措施,明确返乡下乡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并实施16条措施,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加强农民工保障;菏泽市将返乡创业与招商引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归雁经济,着力引导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全民创业新路。
七、打造大数据+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手段
一些省市打造大数据+就业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不断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手段。天津市全面推广应用“农民工实名盾”系统,综合运用实名认证和人像识别技术,为完善农民工的管理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吉林省实现创业担保贷款网上办理,全程“零跑动”;黑龙江省搭建全省“互联网+就业”智慧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内蒙古自治区开通“精准脱贫就业创业在线学习网”,面向全区城乡劳动者,特别是农村牧区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在线培训;湖北省印发通知,推进公共就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放管服”改革,全面建成公共就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安徽省深化“互联网+”运用,全面推行就业服务“网上办、一次办、智能办”;陕西省启动实施“陕西省职业培训云平台”项目建设,创新培训模式打造网上培训平台;重庆市利用互联网+,将“信息化”融入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经办工作;成都市运用“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打造数字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衢州市打造全国首创“五库两网”大数据模式,开展全市就业用工形势分析工作;宜昌市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全面开启网上服务新时代;辽阳市新型人力资源市场O2O平台,实现人岗智能匹配,掌握准确供求信息。
八、人力资源服务手段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得到有效推进
一些省市不断强化人力资源服务手段,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战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京津冀三地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求职者在三地都能享受同样标准的人力资源服务;吉林省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中高端人才就业活动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吸引中高端人才来吉就业;江西省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今后三年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湖北省举办人力资源就业创业博览会,搭建最新政策发布平台、交流展示合作平台、招才引智服务平台;银川市举办陕甘宁中心城市人力资源交流联盟,发起“3+N”人力资源交流联盟,扩充陕甘宁三地12个城市开展合作;成都市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战略,做优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促进人企精准匹配。
九、失业保险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些省市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在保障生活、稳定就业、技能提升、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援企稳岗,落实稳岗补贴政策方面。上海市开通网上经办平台,用人单位可凭“法人一证通”足不出户就能申领补贴;山东省滨州市探索稳岗补贴“零跑腿”经办新模式,依托“智慧社保”平台实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全程网上经办;安徽省变“服务对象找我”为“我找服务对象”,加大数据比对,简化办事流程,实行稳岗补贴网络申报;广西自治区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脱贫攻坚,提高深度贫困地区企业稳岗补贴标准;广州市建立“五同步”工作机制,实行全流程网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业务。在技能提升,助力参保职工领取补贴方面。北京、河北、山西、吉林、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重庆、贵州12个省份开通全省网上申领平台;黑龙江、江苏、安徽、四川、陕西 5省下辖部分地市开通网上经办业务。北京提出“网上申请、在线审核、系统支付”服务模式,企业职工可在线提交申请,随时查看办理进度等情况。在提高标准、优化领取失业保险金流程方面。安徽、广东、陕西、甘肃、青海将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江西省搭建失业保险服务e平台,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进人社门,能办人社事”;南宁市通过手机“刷脸”可申报失业保险金。此外,内蒙古、陕西、青海等11省市还通过积极开展“失业保险惠企政策进民企”专项宣传活动,打出政策组合拳,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也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国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推进,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次评选出的全国就业十件大事和地方就业创新事件,是2018年就业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和突出亮点。
2018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
一、中国就业改革发展40年成就辉煌,经验弥足珍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就业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就业和社会保障摆在重要位置,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深刻把握就业工作规律,全面深化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丰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日趋丰富完善,中国就业在实践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40年就业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4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改变,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改革不动摇,坚持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不放松,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不偏离,坚持统筹城乡就业的发展道路不停步,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人社部指导下,中国就业促进会举办纪念就业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总结历史经验,传承“铁军”精神,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进一步明确方向。
二、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国务院出台促进就业若干意见,为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指明方向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将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放在更加突出位置。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的背景,重点突出“稳”,着力加强“促”,提出支持企业稳定发展、鼓励就业创业、积极实施培训、及时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帮扶等政策措施,打出促进就业政策组合拳。《意见》的出台,是现阶段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具体实践,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为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12月,就促会研究提出企业提升就业质量的途径和相关建议。
三、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国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连续6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81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均保持低位。重点群体就业稳中向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有进,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加大。就业大局的稳定,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业创新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2018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就业新渠道、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9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创新创业带动更多就业,全力做好就业帮扶和服务,兜住就业底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推动更多群体投身创新创业、增强创新型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强化创新创业政策统筹和落实等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八个方面政策措施。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面对新形势,要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双创”。10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选拔赛和决赛的闭幕式上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双创”不断向纵深发展,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水平。
五、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努力扩大贫困人口就业规模
2018年3月,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以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能实现就业为目标,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确保零就业贫困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7月,人社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扶贫劳务协作提升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指导各地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就业扶贫中劳务组织化程度。8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出台新政全力推进就业扶贫。8月,人社部印发《打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8月,人社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行动。9月,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深度贫困地区技能扶贫行动的通知》,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脱贫效果。12月,人社部召开全国推进就业扶贫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座谈会,切实推动提高就业扶贫的劳务组织化程度,切实推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
六、着力推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基层成长计划,千方百计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
2018年3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突出创业引领、基层成长两大方向,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4月,人社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合理确定招募规模、积极拓展服务岗位等九方面具体工作,全国新招募2.8万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服务。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方面形成合力,千方百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9月,人社部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做好下一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1月,人社部印发《关于举办2018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的通知》,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和配置,侧重就业扶贫,重点面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并在四川省凉山州举办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凉山州专场招聘会”。人社部组织开展“筑梦未来 与你同行”主题宣传活动,助推政策落实,持续开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活动,集中开展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
七、更好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新时代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创新发展
2018年5月,人社部召开全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座谈会,明确更好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系统规范在我国境内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求职、招聘和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对人力资源市场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活动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等作了全面规定。9月,人社部召开《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贯彻实施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就《条例》贯彻实施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同时,人社部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的通知》《关于做好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及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抓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
八、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增长,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2018年3月至4月,人社部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我有话想说”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对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意见建议。同期,就促会组织专家和一线工作者对构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行专题研究,提出重要建议。7月,人社部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举办公共就业服务国际研讨会,交流公共就业服务国际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12月,人社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扩大服务供给,创新运行机制,提供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城、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以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增长。同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9年统一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10项全国性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努力形成“10+N”的专项活动格局,即10项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N项根据市场需求创造性开展的本地专项服务活动,着力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为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局势发挥积极作用。
九、创新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10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同月,人社部印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完善了2018-2020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求制定出台关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11月,人社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召开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
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全面支持援企稳岗、技能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大力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2018年共向68.1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97.7亿元,惠及职工6445万人。4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实施失业保险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动”的通知》,推动各地深入实施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助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2018年共向61.4万人次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9.8亿元。6月,人社部会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脱贫攻坚的通知》,要求提高深度贫困地区失业保险金标准、企业稳岗补贴标准,放宽深度贫困地区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允许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的事业单位享受稳岗补贴政策和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9月,人社部、全国工商联共同印发《关于联合开展“失业保险惠企政策进民企”专项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省级及地市级人社部门和工商联借助政企沟通平台、结合工商联“法律三进”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集中政策宣讲活动,助力民营企业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充分吸纳就业,助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2018年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一、探索创新机制,助推双创升级
一些省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平台建设,积极出台新政,助推双创升级。河北省出台“双创双服”实施意见,形成“1+30+1”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四众创业市场可持续发展研究,助推双创工作;上海市打造就业创业政策“升级版”,从补社保、补场租、补载体、补首次创业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安徽省探索建立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开展精准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江西省启动“创领美好”系列活动,打造就业创业服务品牌;广东省发布创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等15条具体实施意见推进双创;重庆市实施“渝创渝新”双创促进行动,助推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投身双创实践;陕西省出台新政,以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机制为抓手助推双创;青海省出台实施意见,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杭州市举办国际众创大会,发布创业创新指数,优化青年创业创新生态;成都市创新打造“一社区一品牌”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西宁市建立以提升孵化效能为核心的联动孵化机制,助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无锡市聚焦八大群体,推进“创响无锡”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四平市创新构建就业创业体系机制,开创“三四三”工作模式,多层次促进就业创业发展。
二、主动适应形势,千方百计稳定就业
一些省市制定出台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政策措施,积极应对风险、缓解结构性矛盾。福建省率先出台十七条稳就业政策,实施短期性、应急性稳就业措施,分产业分对象形成工作机制,强化推进就业政策衔接性;山东省率先出台就业创业资金风险防控和监督办法,提出资金风险防控步骤和重点举措;重庆市破除城乡壁垒畅通就业相关扶持政策享受渠道同时,开设93个特色职业工种,针对市场紧缺开展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矛盾;陕西省首创西安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智能对接服务平台,缓解特定群体再就业难题;滁州市探索建立“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缓解用工难题;无锡市创新运用就业失业预警系统,科学研判就业形势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成都市着力打造“立体化结构、数字化模式、多元化载体”宣传平台特色宣传精细解读就业创业新政;张掖市实施千名创业者培育、返乡创业人员典型培树和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三大计划,破解培育就业新动能瓶颈。
三、多措并举,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一些省市及基层县区积极创新工作举措,通过多种方式,综合施策,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江西省将“贫困家庭就业率”纳入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指标体系;重庆市出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一次性岗位补贴政策;宁夏自治区出台就业扶贫工作若干意见、制定17条推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措施;陕西省创建新社区工厂就地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安徽省实施“2611”行蓄洪区劳务对接及定向招工;贵州省开发“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电视点播系统”,推进农民全员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重庆市在深度贫困乡镇开展“百企进村送万岗”活动,搭建市场化就业对接平台;新疆自治区深入实施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三年规划,推行“六个一批”转移就业助十万群众摆脱贫困;辽宁省建设贫困村标准化扶贫工厂,采取“四方联创”扶贫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甘肃省扶持发展“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湖南省构建“一网找人、两头匹配、四个精准、三个清单”“1143”就业扶贫工作模式;绥宁县创建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探索出“政府+劳务公司+劳务经纪人+劳动力”四位一体的就业扶贫新模式;台州市采取“五个加强”精准实施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衢州市与四川地区对口达成东西部就业扶贫劳务协作关系,开展跨地区“造血式精准扶贫”;固原市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脱贫的治本之策;成都市创新对口扶贫藏区,援建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建成全省首个藏区扶贫技能培训基地;林芝市创新建设“永久精准扶贫双创孵化基地”、南平市积极推进“153”工作法、襄阳市开展就业扶贫“大篷车”进村“三联三送”活动,就业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安康市全面推广以修脚师为主要工种的技能扶贫“紫阳经验”,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质量。
四、多渠道助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一些省市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开辟多种渠道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启“大创服务平台+大创板”服务新模式,升级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天津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助推大学生创办民营企业;河北省、四川省出台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意见并配套落实措施;山东省开展“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成为山东籍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江西省加强赣台两地合作交流,促进台湾青年来赣创业就业;四川省编发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清单,集中公布现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杭州市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师友计划,以“引领、成长、陪伴、分享”为服务理念,精准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宜春市创新“三深三合”服务模式,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能力的全链条培养;荆州市开发大学生创业培训信用支付系统,强化创业培训组织监管和补贴落实。
五、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些省市因地制宜,制定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吉林省开展评选万名“青年技术能手”行动,鼓励青年技术工人立足岗位成才;湖南省出台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大省意见,勾勒技能人才培养蓝图,并出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强化和规范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工作措施;广西自治区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对未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竞赛工种,颁发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技能水平证书;福建省出台实施意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安徽省在开展工学一体就业就学试点基础上,创新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山西省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帮助劳动者靠技能就业、靠技能增收、靠技能成才;浙江省出台关于高水平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意见,同时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形成“工作一生、培训一生、记录一生”的培训机制;河南省施行职业培训条例,明确政府、企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以及劳动者在参与职业培训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重庆市出台对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适应性培训的四类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六、全力助推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
一些省市及基层县区结合实际,积极完善和创新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服务手段,促其就业创业。吉林省出台进一步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完善返乡下乡创业基地支持机制;湖北省出台全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为创业者提供“六大支持、一大服务”,即提供首次创业、示范奖补、创业平台、税费减免、融资贷款、项目用地支持,以及全方位创业服务;四川省政府出台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条措施,明确返乡下乡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并实施16条措施,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加强农民工保障;菏泽市将返乡创业与招商引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归雁经济,着力引导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全民创业新路。
七、打造大数据+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手段
一些省市打造大数据+就业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不断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手段。天津市全面推广应用“农民工实名盾”系统,综合运用实名认证和人像识别技术,为完善农民工的管理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吉林省实现创业担保贷款网上办理,全程“零跑动”;黑龙江省搭建全省“互联网+就业”智慧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内蒙古自治区开通“精准脱贫就业创业在线学习网”,面向全区城乡劳动者,特别是农村牧区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在线培训;湖北省印发通知,推进公共就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放管服”改革,全面建成公共就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安徽省深化“互联网+”运用,全面推行就业服务“网上办、一次办、智能办”;陕西省启动实施“陕西省职业培训云平台”项目建设,创新培训模式打造网上培训平台;重庆市利用互联网+,将“信息化”融入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经办工作;成都市运用“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打造数字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衢州市打造全国首创“五库两网”大数据模式,开展全市就业用工形势分析工作;宜昌市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全面开启网上服务新时代;辽阳市新型人力资源市场O2O平台,实现人岗智能匹配,掌握准确供求信息。
八、人力资源服务手段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得到有效推进
一些省市不断强化人力资源服务手段,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战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京津冀三地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求职者在三地都能享受同样标准的人力资源服务;吉林省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中高端人才就业活动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吸引中高端人才来吉就业;江西省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今后三年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湖北省举办人力资源就业创业博览会,搭建最新政策发布平台、交流展示合作平台、招才引智服务平台;银川市举办陕甘宁中心城市人力资源交流联盟,发起“3+N”人力资源交流联盟,扩充陕甘宁三地12个城市开展合作;成都市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协同产业发展战略,做优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促进人企精准匹配。
九、失业保险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些省市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在保障生活、稳定就业、技能提升、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援企稳岗,落实稳岗补贴政策方面。上海市开通网上经办平台,用人单位可凭“法人一证通”足不出户就能申领补贴;山东省滨州市探索稳岗补贴“零跑腿”经办新模式,依托“智慧社保”平台实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全程网上经办;安徽省变“服务对象找我”为“我找服务对象”,加大数据比对,简化办事流程,实行稳岗补贴网络申报;广西自治区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脱贫攻坚,提高深度贫困地区企业稳岗补贴标准;广州市建立“五同步”工作机制,实行全流程网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业务。在技能提升,助力参保职工领取补贴方面。北京、河北、山西、吉林、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重庆、贵州12个省份开通全省网上申领平台;黑龙江、江苏、安徽、四川、陕西 5省下辖部分地市开通网上经办业务。北京提出“网上申请、在线审核、系统支付”服务模式,企业职工可在线提交申请,随时查看办理进度等情况。在提高标准、优化领取失业保险金流程方面。安徽、广东、陕西、甘肃、青海将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江西省搭建失业保险服务e平台,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进人社门,能办人社事”;南宁市通过手机“刷脸”可申报失业保险金。此外,内蒙古、陕西、青海等11省市还通过积极开展“失业保险惠企政策进民企”专项宣传活动,打出政策组合拳,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